追完《希德尼娅的骑士》漫画后,看到希德尼娅的骑士吧里都提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决定顺手补一补。《BLAME!》正好是作者出道第一部,似乎也是作者好评率最高的一部,看了看评价都说晦涩难懂小众真爱。原本自认为情商不算低,攻壳INNOCENCE、EVAQ、LAIN等很多人都说什么鬼的作品,其实只是信息量和阅历有一定要求。毕竟天朝动漫受众还是学生党多,而我等早就不是拯救世界年龄的人,即便没法100%理解透彻,至少也能自己看出点思路。
但是实际内容超乎我的预期和想象。
最初喜欢看SF作品,是因为SF门槛较高,即使是烂俗的故事,如果作者想象力包装得好,比同样框架的现实题材也会精彩许多。而要是有设定精彩舞台的智商,一般讲故事的脑子也不会差。然而《BLAME!》和我看过的SF故事完全不同,而且看完后再来翻翻贴吧里的大神贴,我感觉我白看了23333333
【【【【以下是连分析都谈不上的读后感,有说错的请不要大意地指出。
如果说士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费劲在于满满小字解说,贰瓶勉的费劲则在于什!么!都!不!说!
故事一开始,关于背景舞台只有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Maybe on earth, maybe in the future.” 然后看了40多页,除了打斗和没几页就便当的路人,几乎没有能称得上情节的东西。主角也一路寡言得令人发指,陪着他的,只有空旷荒凉得莫名美感的钢铁建筑,和不明所以在啃墙然后又便当了的虫子。
直到58页,主角雾亥才终于说了一句和背景信息有关的台词。
“‘在寂静寒冷的打底开始明亮之时,人影已经登上了山坡’,‘大地’是什么?”
那里开始,《BLAME!》的世界在我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故事的舞台几乎没有半点现实的影子。地面很久之前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被无数的高塔踩在深不见底的脚下;抬头看不见天空,也许没有看见的必要,也许没有看见的余暇。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骨子里都烙印着人工改造的痕迹,比起树木和花草,钢筋水泥才是这里理所应当被虫子啃食的“自然”。
比起前几卷根本摸不着头脑的“寻找遗传因子”主线,一路上匆匆而过的人和事所架构出来的世界似乎才是这部漫画的“主线”:
与人类为敌的硅基生物和冷眼旁观的统治局描绘出世界的严峻和陌生;
相依为命的云井和夜姬诉说着残留的温情;
四处乱爬的建筑者和低级的安全警卫是科技的粗暴膨胀产物;
漫无目的运转的克隆机构和干人是现有伦理崩塌后的写照;
电基渔师和矮个子住民的抱团、圣武和敏莎布的相互守候是这个世界难得一见的温暖;
生电社则是人类一如既往的利己脸孔,唯一值得夸奖的贡献就是希波妹子。
贰瓶勉几乎不给解释说明的叙事手法,可以说任性,可以说吝啬,也可以说一开始就把读者接纳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放任读者去理解眼前出现的一切,给了读者不同于雾亥却又跟随着雾亥的一种奇特视角。这种新奇的表现手法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留下系统的印象,使得几百页一晃而过,一点不觉得长。
然而回过头来想想,连自己的身世和眼前浮现文字的意义都不清楚的雾亥,一开始懂得的东西又会比我们多多少?无外乎是要找未被污染的遗传因子,除掉碍事的家伙罢了。雾亥的一系列战斗,与其说是主角光环或者斗智斗勇,不如说是漫长的旅途积累出来的本能。虽然比起《BIOMEGA》里一点水能活4、5年不眠不休的人造人,雾亥要吃饭休息要充电的身体相对亲民那么一点点,但也是远超现在人类的强韧。
再回过头来看,雾亥一开始找到的孩子转眼就死去,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刹那一切从零开始,换做是人类,即便肉体毫发无伤,或许精神早就崩溃了。但是雾亥只是休息了一下,继续任务。比起失败,他看到的大概是“存在未被污染的遗传因子是可能的”这一希望。
我们习惯于吐槽雾亥面瘫,因为雾亥一直都是扑克脸。
是因为生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不足为奇?
是因为强大的身体而习惯不理会性命无忧的小伤?
是因为面对过无数次离别而对相遇感到麻木?
还是因为只擅长颜艺和面瘫的作者当时还没学会画颜艺?
可以肯定的是,雾亥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他会对古老印刷品诉说的文明感兴趣;
他会对奄奄一息的云井说了刚刚被自己拆穿的蹩脚谎言“医生很快会来的”;
他会对干人的境遇感到愤怒;
他会对安全警卫混入无遗传因子居民中感到焦躁;
他会担心希波,他也会在寂寞的旅途中带上吵吵闹闹的Mori作伴,哪怕他清楚也许他的人生只有过客。
从路人对他地下5000层的描述感到惊讶,说明一开始雾亥的旅途已经持续很久,而故事的最后,雾亥的旅途似乎也没有看到尽头。
但10卷的路途并不是一无所获。哪怕距离修复网络球秩序依旧前路漫漫,也是一点点再向前进了。
永无止境的作战,漫无目的的搜索任务,或许只有身体和精神都远超现在人类坚韧的雾亥,才能带来希望。
但是实际内容超乎我的预期和想象。
最初喜欢看SF作品,是因为SF门槛较高,即使是烂俗的故事,如果作者想象力包装得好,比同样框架的现实题材也会精彩许多。而要是有设定精彩舞台的智商,一般讲故事的脑子也不会差。然而《BLAME!》和我看过的SF故事完全不同,而且看完后再来翻翻贴吧里的大神贴,我感觉我白看了23333333
【【【【以下是连分析都谈不上的读后感,有说错的请不要大意地指出。
如果说士郎正宗的攻壳机动队费劲在于满满小字解说,贰瓶勉的费劲则在于什!么!都!不!说!
故事一开始,关于背景舞台只有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Maybe on earth, maybe in the future.” 然后看了40多页,除了打斗和没几页就便当的路人,几乎没有能称得上情节的东西。主角也一路寡言得令人发指,陪着他的,只有空旷荒凉得莫名美感的钢铁建筑,和不明所以在啃墙然后又便当了的虫子。
直到58页,主角雾亥才终于说了一句和背景信息有关的台词。
“‘在寂静寒冷的打底开始明亮之时,人影已经登上了山坡’,‘大地’是什么?”
那里开始,《BLAME!》的世界在我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故事的舞台几乎没有半点现实的影子。地面很久之前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被无数的高塔踩在深不见底的脚下;抬头看不见天空,也许没有看见的必要,也许没有看见的余暇。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骨子里都烙印着人工改造的痕迹,比起树木和花草,钢筋水泥才是这里理所应当被虫子啃食的“自然”。
比起前几卷根本摸不着头脑的“寻找遗传因子”主线,一路上匆匆而过的人和事所架构出来的世界似乎才是这部漫画的“主线”:
与人类为敌的硅基生物和冷眼旁观的统治局描绘出世界的严峻和陌生;
相依为命的云井和夜姬诉说着残留的温情;
四处乱爬的建筑者和低级的安全警卫是科技的粗暴膨胀产物;
漫无目的运转的克隆机构和干人是现有伦理崩塌后的写照;
电基渔师和矮个子住民的抱团、圣武和敏莎布的相互守候是这个世界难得一见的温暖;
生电社则是人类一如既往的利己脸孔,唯一值得夸奖的贡献就是希波妹子。
贰瓶勉几乎不给解释说明的叙事手法,可以说任性,可以说吝啬,也可以说一开始就把读者接纳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放任读者去理解眼前出现的一切,给了读者不同于雾亥却又跟随着雾亥的一种奇特视角。这种新奇的表现手法难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留下系统的印象,使得几百页一晃而过,一点不觉得长。
然而回过头来想想,连自己的身世和眼前浮现文字的意义都不清楚的雾亥,一开始懂得的东西又会比我们多多少?无外乎是要找未被污染的遗传因子,除掉碍事的家伙罢了。雾亥的一系列战斗,与其说是主角光环或者斗智斗勇,不如说是漫长的旅途积累出来的本能。虽然比起《BIOMEGA》里一点水能活4、5年不眠不休的人造人,雾亥要吃饭休息要充电的身体相对亲民那么一点点,但也是远超现在人类的强韧。
再回过头来看,雾亥一开始找到的孩子转眼就死去,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刹那一切从零开始,换做是人类,即便肉体毫发无伤,或许精神早就崩溃了。但是雾亥只是休息了一下,继续任务。比起失败,他看到的大概是“存在未被污染的遗传因子是可能的”这一希望。
我们习惯于吐槽雾亥面瘫,因为雾亥一直都是扑克脸。
是因为生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不足为奇?
是因为强大的身体而习惯不理会性命无忧的小伤?
是因为面对过无数次离别而对相遇感到麻木?
还是因为只擅长颜艺和面瘫的作者当时还没学会画颜艺?
可以肯定的是,雾亥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他会对古老印刷品诉说的文明感兴趣;
他会对奄奄一息的云井说了刚刚被自己拆穿的蹩脚谎言“医生很快会来的”;
他会对干人的境遇感到愤怒;
他会对安全警卫混入无遗传因子居民中感到焦躁;
他会担心希波,他也会在寂寞的旅途中带上吵吵闹闹的Mori作伴,哪怕他清楚也许他的人生只有过客。
从路人对他地下5000层的描述感到惊讶,说明一开始雾亥的旅途已经持续很久,而故事的最后,雾亥的旅途似乎也没有看到尽头。
但10卷的路途并不是一无所获。哪怕距离修复网络球秩序依旧前路漫漫,也是一点点再向前进了。
永无止境的作战,漫无目的的搜索任务,或许只有身体和精神都远超现在人类坚韧的雾亥,才能带来希望。